特朗普最近的日子不好过,支持率跌至谷底、经济数据疲软、国际盟友施压不断,而就在此时,他突然向中国释放积极信号,甚至可能计划访华并参加9月3日的阅兵仪式。这一系列动作背后,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政治算计?
据美国《新闻周刊》6月28日报道,特朗普的支持率已降至历史最低点,仅43%的美国民众对他的表现表示满意,53%的美国人明确表示不满。与此同时,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,今年一季度美国GDP环比萎缩0.5%,较此前预期大幅下调。
更糟糕的是,日本、韩国、印度、巴西及欧盟等国家和地区正逼迫特朗普尽快拿出关税方案,而离7月9日的关税暂停截止期仅剩十天,特朗普却仍未找到解决方案。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也再次表态不会降息,进一步加剧了特朗普政府的压力。
特朗普(资料图)
在这样的背景下,特朗普突然向中国释放善意信号。他在接受专访时表示,当前中美相处融洽,美国需要正确看待中国,不能因为中国对美国采取的行动而反感中国,因为美国也对中国做了同样的事情。这番言论看似是在传达友好态度,但背后可能隐藏着更深层次的政治意图。分析人士认为,特朗普可能希望通过访华和参加9月3日的阅兵仪式,缓解国内外的政治压力,并为中美贸易战寻找一个体面的解决方案。
展开剩余69%据日本共同社报道,中国计划邀请特朗普参加9月3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。如果这一消息属实,届时中美俄三国最高领导人可能会齐聚一堂,共同庆祝这一重要历史时刻。
俄罗斯总统普京已经确认将出席此次阅兵,而特朗普若能成行,无疑将吸引全球目光。中国学者高志凯等人认为,特朗普应该参加此次阅兵,因为这不仅有助于纪念抗战胜利和全球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,还能为中美俄三国提供一个共同应对全球挑战的平台,尤其是在反恐问题上加强合作。
特朗普(资料图)
然而,特朗普能否顺利访华并参加阅兵仪式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。首先,美国国内政治阻力不容忽视。特朗普的访华计划可能遭到国务卿卢比奥等高阶官员的反对,因为这些官员对中国的态度较为强硬。此外,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在国内也引发了广泛争议,许多美国企业和消费者对关税战带来的经济冲击感到不满。据美联社报道,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在6月已降至93,创五年新低,这表明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并未得到美国民众的广泛支持。
从国际局势来看,中美关系虽然出现缓和迹象,但仍处于博弈状态。中美伦敦经贸会谈虽然达成了框架性协议,但双方在核心问题上仍存在分歧。特朗普政府若想通过访华缓解国内压力,必须拿出足够的诚意,并在关税问题上做出实质性让步。否则,即使特朗普能够成行,中美关系也难以回到过去的友好时代。
值得注意的是,特朗普的访华计划可能不仅仅是为了缓解国内压力,还可能包含更深层次的战略考量。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,对美国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力不容小觑。特朗普若能通过访华和参加阅兵仪式,向美国国内和国际社会展示其对中国问题的处理能力,将有助于提升其政治形象,并为2024年大选积累资本。
特朗普(资料图)
然而,特朗普的“阅兵外交”能否真正破解中美关系的僵局,仍是一个未知数。中美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并未因经贸协议的签署而得到根本解决,科技竞争、地缘博弈和意识形态分歧仍然是两国关系的主要障碍。此外,美国国内的政治斗争也可能对特朗普的对华政策产生负面影响。
据报道,美国国会近期通过了一系列涉台法案,显示出两党在对华问题上的一致立场。这意味着,即使特朗普政府有意缓和中美关系,也可能受到国内政治力量的制约。
对于中国来说,特朗普的访华计划既是一个机遇,也是一个挑战。一方面,如果特朗普能够成行,中美两国可以在经贸、气候变化等议题上展开合作,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做出贡献。另一方面,中国也必须警惕特朗普的“表演式外交”,在合作中保持战略定力,防范美方可能采取的“选择性合作”策略。
总的来说,特朗普的访华计划和参加9月3日阅兵仪式的传闻,反映了当前中美关系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。无论最终结果如何,中美两国都需要在竞争中寻求合作,在合作中保持竞争,以更加强大的实力应对全球挑战。正如中国学者所言,中美和,利于天下。只有通过理性和务实的互动,中美两国才能真正实现互利共赢,为全球和平与发展注入更多正能量。
发布于:江苏省